返回 第九百七十四章 一家团圆 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
  。

  当年那场变故发生后,这位“青年”道官,就站在白玉京边界,遥遥看着白玉京。

  那是一种不管是谁稍稍与之对视一眼,就会倍感渗人的沉寂眼神。

  狠人往往话不多。何况隐忍了这么多年,高孤绝对不是那种愿意将仇怨带进棺材的人。

  果不其然,高孤点点头,语气平静道:“地肺山华阳宫,梦寐以求,贫道等着。等这一天,等了很久,很久了。”

  陆沉知道高孤的真正依仗,不单单是他修为境界够高,山头够大,徒子徒孙们遍及一洲。

  最大的依仗,在于人间就像一张大网。所有的恩怨情仇,都是一个个绳结,有些绳结随着岁月推移,会逐渐腐朽殆尽,烟消云散,但是某些死结,只会越来越绷紧、坚韧,故而愈发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,藕神祠只是这其中的一个,岁除宫那座“少年窟”亦然,高孤更是。

  现在就看谁来做第一个推墙之人了。高孤?孙怀中?吴霜降?

  白玉京的谱牒道官,确实不计其数,只是万丈红尘,深陷其中,道心蒙尘,尤其是等到大战蔓延天下,杀戮四起,道官出手,折损阴德,或伤或死,陨落无数。

  “贫道算个什么东西。”

  高孤微笑道:“辜负狂名三千年。”

  狠人撂狠话,从来不用脸色狰狞,就总这么云淡风轻的。

  陆沉唉了一声,“老高,作为朋友,得劝你一句,可不能说气话。”

  山上修行,活得越久,道龄越长,朋友越少。

  高孤的小弟子,出身弘农杨氏,此人也是高孤最器重和宠爱的嫡传,没有之一。

  之所以器重,是此人的修道资质,文韬武略,当然极为出类拔萃,更因为此人的性情,在高孤看来,最为“类己”。

  一生都无道侣、更无子嗣的老宫主,简直就是将这名小弟子视若己出。

  陆沉伸出三根手指,“白玉京的某个地方,粗略算过,你们不会超过三成。”

  高孤笑道:“这么多?意外之喜。”

  陆沉后仰倒去,躺在船头,双手作枕头,看着漫天飞雪。

  高孤说道:“陆沉。”

  “嗯?”

  “天下必须有余斗,人间不可无陆沉。”

  “我谢谢你啊。”

  “那就给贫道磕三个响头?”

  陆沉闭着眼睛,嘴上念叨着咚咚咚。

  高孤伸出一只手,轻轻拍了拍陆沉的袖袍,“不必伤感。”

  风雪天里,一行三人徒步而行。

  为首一人,是位单凭装束看不出道统法脉的中年女冠,身边跟着一双少年少女。

  她便是青冥天下候补之一,飞升境剑修,宝鳞,鬼仙。

  青冥天下授箓道官,每逢法事科业斋戒,都需要依制穿着,不可有丝毫僭越,只是出门在外游历,除了某些稀奇古怪的个人喜好之外,往往是如宝鳞这般,头戴远游冠,脚踩云履,属于最为常见的道士装束,这是道祖钦定的规矩,用来勉励修道之士,修道立德,统以清净。

  宝鳞新收了两位嫡传弟子,都是剑修。

  一双如同璧人的少年少女,分别名叫吕蚁,邱寓意。

  吕蚁好奇问道:“师父,既然是要跟那个道老二问剑,好像方向不对啊。”

  宝鳞说道:“要先去见个僧人。”

  两位弟子,面面相觑。

  在这青冥天下,一个道士找僧人做啥?

  只是他们再一想,也没什么大不了的,师父是谁,连那位道老二和白玉京都不放在眼里。

  吕蚁问道:“师父,见过了那个和尚,咱们师徒仨就要去白玉京了,对吧?”

  宝鳞不置可否,笑着没说话。

  吕蚁就愈发慌张了,难不成师父要遁入空门?!

  宝鳞笑道:“别瞎想,师父只是与故人叙旧而已。”

  邱寓意小心翼翼问道:“师父,能不能不与白玉京问剑啊。”

  少年赶紧咳嗽一声,提醒这个师妹别哪壶不开提哪壶。

  宝鳞倒是没有生气,说道:“在外人看来,当然是我自寻烦恼,但是在我自己看来,是躲不掉的事。”

  世事无常,萍踪聚散。

  有那好聚好散又重逢的,也有那黯然收场之人事。

  白玉京二掌教余斗,曾经与三位挚友相逢于微末,一起修行,一起登高。

  共患难同富贵,一起证道长生。真正的同心之言,生死之交。

  四位至交好友,在千年之内,相互护道,先后跻身飞升。

  除了余斗,还有一位符箓大宗师,一双道侣,神仙美眷,分别是剑修和阵师。

  刘长洲,曾经自号垢道人,也就是如今的紫气楼姜照磨。

  邢楼,阵师,道号天墀。

  宝鳞,剑修。

  结伴游历,横行天下。四位飞升境大修士,那种意气风发,可想而知。

  最终只有余斗进入白玉京。

  当时的白玉京,还没有如今五城十二楼的规模,只有三城六楼。

  余斗那个“真无敌”的绰号,就是在那段峥嵘岁月里流传开来,这个比余斗道号更有名气的绰号,当然不是余斗自封的,只不过余斗从来懒得否认。

  由飞升境,欲想更高一层楼,跻身十四境。既是难关,更是心关。

  大修士想要跨越这道天堑,不可力求,只看道心。可能唾手可得,可能比登天还难。

  最终刘长洲和邢楼都死在了余斗剑下。

  所以宝鳞每次闭关炼剑,每次出关,都会直奔白玉京,与余斗问剑落败,再去闭关。

  数千年以来,她已经足足问剑多次了。

  举世皆知,她必输无疑,甚至恐怕她自己,都心知肚明,但好像除了这件事,就再无事可做。

  只为与余斗寻仇。

  她心有执念,天下人都可杀邢楼,唯独你余斗杀不得。

  因为她的道侣邢楼,与余斗是同乡,甚至可以说,邢楼才是余斗的第一位领路人,在之后的修道路上,更是为了余斗,邢楼两次跌境,伤及大道根本,这才使得邢楼在试图打破飞升境瓶颈之时,被心魔牵引天外天的化外天魔,而原本属于邢楼的一件山上重宝,早就送给了余斗大炼为本命物,若非如此,哪怕破境不成,也绝对不至于在闭关期间走火入魔……可以说没有邢楼,余斗早就死了,就不会有后来的白玉京的二掌教,如今的真无敌。

  宝鳞缓缓而行,伸手接住飘落在掌心的雪花。

  雾失楼台,月迷津渡,往事已空,如一梦中。

  一身犹在,乱山深处。枯木犹能逢春,老树尚可着花。故人呢?

  吴霜降说得对,要做点真正有意义的事情。

  需要三个杀力极大的十四境修士,并且皆不计生死,做好有去无回的准备,再来联袂问剑白玉京,才有可能让余斗真正吃苦头。

  当年吴霜降找到她,宝鳞当时闻言只能苦笑。

  上哪去找三个十四境修士?

  “此次返回岁除宫闭关结束,我就是了。”

  “其余两个呢?”

  宝鳞撇开那份执念不谈,不缺自知之明,天下剑修,完全可以拔高一境看待,因为面对其余练气士,公认同境界无敌手,就算偶有例外,那也只是例外。

  唯独一位飞升境剑修,不能如此作数。

  吴霜降微笑道:“这就不是你需要分心的事情了。”

  “宝鳞,不用着急给我答复。”

  “毕竟让一位纯粹剑修,与外人联手去问剑白玉京,像是一场阴谋,终究违背本心。等到什么时候真正想通了,你再来岁除宫找我。”

  “你与余斗,如今死敌是死敌,故友还是故友。要是没想好这一点,就别答应这件事。”

  宝鳞沉声道:“可以!就此说定!等我此次闭关再出关,就去岁除宫。”

  吴霜降却摇摇头,“一看就是没想好。先回去慢慢想。”

  我不希望找一个在战场上会临时倒戈的盟友。

  当时吴霜降流露出一种略带讥讽的促狭神色,那种表情,就像在说,你可以意气用事,但是别把我当傻子。

  雍州边境。

  一条大渎水底,山巅有座藕神祠,祠外有一棵老樟树,上有玄狐与黑猿,将樟树作为道场。

  “绝妙好祠!”

  一个头戴莲花冠的年轻道士,暗赞一声,然后低头弓腰,鬼鬼祟祟,试图偷摸走过回龙桥。

  结果老樟树上边,玄狐和黑猿站在树枝上,开始朝那道士狂吐口水,当年就是桥上的王八蛋,怂恿它们打了个赌,当然是看似稳赢结果赌输了,虽说不耽误它们修行境界的攀高,但是至今尚未能够炼形成功,害得它们已经沦为相邻数州的大笑话。明明是两个玉璞境修士了,结果它们至今不敢离开藕神祠地界,出门远游,缘由竟不是怕被人打死,是担心被人笑话死。

  一边四处躲闪,年轻道士哈哈大笑,“唉,打不着,嘿,又躲开了,气不气……”

  突然开始骂骂咧咧,“不讲江湖道义,没有半点武德,暗器伤人……你大爷,好浓的痰!”

  年轻道士直起腰杆,辗转腾挪,蹦跳起来,朝天递拳,将那些快若箭矢的一口口唾沫打散。

  汝州一个小国。

  颍川郡,遂安县,灵境观。

  年末时分,很快就是新的一年了,结果又迎来一场鹅毛大雪,大地银装素裹。

  小道观内还算有几分年味,张贴了福字和春联和彩绘灵官门神,如今老观主刚卸任,新观主还没有上任,庙祝刘方最近是不敢来道观露面了,都是常庚带着几个年纪轻轻也未授箓的常住道人,在这边忙碌。这天,常庚登上鼓楼按时敲过暮鼓,返回那间与灶房相邻的屋子,点燃油灯,从床底下抽出一只小木箱,取出一只棉布包裹,放在桌上,打开后,是一大堆竹制物件,陈丛敲了敲门,常庚说了句没栓门,少年推开门又关上门,坐在桌旁,好奇问道:“常伯,这些是什么?”

  常庚笑道:“俗称筭子。”

  陈丛疑惑道:“什么?”

  常庚解释道:“上竹下弄,意同‘算’,筹算之算。长六寸,计历数,六觚为一握,数量有点多,你要是闲着没事,可以自己数数看有多少枚。”

  陈丛却懒得去确定数目,只是问道:“是运筹帷幄的那个‘筹’字?”

  常庚笑着点头。

  陈丛双手交错搁在桌上,借着泛黄灯光打量起竹筹,说道:“常伯,有说法?”

  常庚嗯了一声,“天地圣人如铁山石柱邪?答曰,如筹筭,虽无情,运之者有情。”

  陈丛想了想,摇头道:“还是不懂。”

  陈丛知道,常伯的肚子里装满了墨水,什么都懂一些,说话也会难免拽点酸文,只是时运不济,家道中落了,才落了这般田地,大概这就是所谓的百无一用是书生?

  只是很多事情,陈丛想要与常伯刨根问底,不肯只是知其然,要问个所以然,比如常伯你到底是从哪本书上看来的学问,将来自己有无机会在市井书铺购得,常伯偶尔会报出些书名,大多时候都说看书太杂,年纪又大,记不住了。

  看着常伯在那边自顾自摆弄竹筹,经常分开又聚拢的,陈丛不太感兴趣,就懒得去记了,只是随口说道:“常伯,洪观主其实是好人,虽说平日里没什么好脸色,可是待我们不薄,下任观主,很难这么好说话了吧?一朝天子一朝臣的,新来的观主,会不会不认旧账了,随便一笔勾销,然后随便找个由头,赶我们离开道观啊?”

  毕竟一座道观内,尚无道牒的“常住道人”身份,依旧是香饽饽,不知被多少人眼馋,一个萝卜一个坑,谁都想要来分杯羹。

  早年连同观主洪淼在内,“常住道人”,总共就只有六个人,因为名义上顶着个庙祝身份的刘方,并不住在山上。

  常庚笑道:“走一步算一步,船到桥头自然直。”

  陈丛无奈道:“说了不等于没说。”

  常庚说道:“那就加上一句,不问收获问耕耘,事到临头不袖手。”

  少年比较烦这些老调常谈的大道理,趴在桌上,常庚笑道:“坐没坐相,站没站相。”

  陈丛沉默许久,说道:“常伯,我其实挺喜欢这边的。”

  常庚说道:“地方小,风景好。书上有句话,就很应景,苍官青士左右树,神君仙人高下花。”

  陈丛笑眯眯问道:“常伯,是哪本书,又记不起来了吧?这算不算老来多健忘。”

  常庚说道:“没大没小。”

  少年嘿嘿笑道:“那我也加一句呗,老来身健百无忧。”

  常庚微微抬了抬眼帘,看着这个眉眼清朗的少年,笑了笑,倒也没变太多。

  陈丛问道:“常伯,最近还在刻印章吗?如果有新的,给我瞅瞅?”

  常庚摇头道:“雕虫小技,不务正业。”

  “咋个才算正业?考取功名,去衙门当个官?还是授箓道牒,修行仙法,当个腾云驾雾的神仙老爷?”

  “需要印外求印,应当道上求道。神仙术法不过傍身一技,唯有修道立德是第一关头。”

  陈丛憋着笑,竖起大拇指,“常伯,说道理,讲空话,你是这个!”

  常庚摇摇头,笑骂一句臭小子。

  陈丛正色说道:“常伯,真不是跟你开玩笑啊,以后哪天等我兜里有钱了,归拢归拢印章,帮你出本印蜕集子都不难,不过能卖出去几本,我可不做保证啊。”新笔趣阁

  常庚问道:“你就这么喜欢印章啊?”

  少年想了想,点点头,重新趴在桌上,“喜欢啊,一方印章的底款,文字聚在一起,如人一家团圆。”

第九百七十四章 一家团圆(3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